
【課堂】什么是印張?
2025-03-20 已有17人瀏覽印張在印刷行業經常被提及,但估計很多人并不完全知道到底什么是印張,別著急,本文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!
1,定義與特征
印張是書籍出版的術語之一,是指印刷書籍時每一本書所用紙張數量的計算單位,或者說是計算出版物篇幅的單位。
一印張通常被定義為全張平版紙(通稱新聞紙或報紙)的二分之一,即一個全張紙的一個印刷面或一個對開紙的兩個印刷面。
書籍的一張紙有正反兩面,每一面即為一頁碼。印張的計算基于書籍的總面數(包括正文、前言、目錄、索引、附錄、后記等)除以開本的開數。
2,計算方法
開本尺寸不同,印張的計算也會有所差異。一般稱787mm×1092mm紙張的開本為小開本,而稱850mm×1168mm紙張的開本為大開本,880mm×1230mm紙張的開本為特大開本。
印張數的計算方法是將書籍的總面數除以開本的開數。例如,一個16開本的書,如果有320個頁碼(即160面),那么它的印張數就是320/16=20印張。
如果頁數和開本不是整數倍,就會根據需要拼成4開或者8開等,相應的就會出現例如8.5印張或者15.25、21.125印張等數值。
在印數較少時,為了便于印刷和裝訂,印張數可能會向上進位到最接近的0.25、0.5、0.75(16開)或0.125、0.25、0.375、0.5、0.625(32開)的倍數。但在印數大到紙張費用已經占書刊成本的50%左右時,則不宜采用這種方法。
3,印張意義
印張在書刊出版中具有重要意義,是計算印刷費用、裝訂費用、紙張用量及其費用的基本單位。
通過印張的計算,可以更加準確地估算書刊的印制成本,為出版商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。
總的來說,印張是書籍出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單位,它直接關系到書籍的印制成本和紙張用量。
-
上一篇:【探討】溫度對印刷有哪些影響?
下一篇:沒有了